傳真:025-86881000
郵箱:sssc@issas.ac.cn
地址:南京市江寧區(qū)麒麟街道創(chuàng)優(yōu)路298號
植物體生長需要從土壤吸取多種元素,除鉀、磷、氮等元素外,還需要吸收極少量的鐵、硼、砷、錳、銅、鈷、鉬等元素作為養(yǎng)料,這些需要量是極少的,但是又是生命活動所必須的元素——叫做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相對大量元素來劃分的,它們占生物體總重量的0.01%以下。鐵是一種重要的微量元素,不僅對植物,而且對人體健康也有重要作用。
鐵對人體和植物有什么作用呢?
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主要作用表現(xiàn)為:①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分,參與造血活動,參與氧的運輸和存儲;②鐵對人體免疫系統(tǒng)有影響;③鐵直接參與人體能量代謝。缺鐵是世界范圍內最常見的營養(yǎng)缺乏癥,但是補鐵過量對人體也是不好的,補鐵過量可能誘發(fā)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每日膳食營養(yǎng)素供給量中,鐵的攝取量為成年男子12mg(1mg=10-6g),女子18mg,孕婦、乳母為 28mg。對于植物來說,鐵是構成葉綠素的元素之一,參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代謝過程。植物體內全鐵含量(以干重計)為25-500mg/kg或以上。缺鐵在植物中最明顯的表現(xiàn)為嫩葉黃化、新梢死亡。由于葉綠素在植株體內很難轉移,當植物缺鐵時,首先表現(xiàn)在幼嫩葉片上,新長出的嫩葉中將缺少葉綠素,造成葉片的“失綠癥”。鐵含量過高也會對植物產生毒害作用。鐵中毒的癥狀表現(xiàn)為老葉上有褐色斑點,根部呈灰黑色,易腐爛等。
我國土壤鐵含量情況如何呢?
土壤中總鐵含量很高,但是有效鐵的含量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土壤pH、有機質、氧化還原電位以及養(yǎng)分之間的相互作用等,較容易出現(xiàn)缺乏現(xiàn)象。以pH為例,北方土壤缺鐵與pH較高有密切關系,這是因為在pH較高的情況下,絕大部分鐵化合物較難溶解,對植物的有效性很低。南方酸性土壤,鐵的溶解度較大,甚至會使植物出現(xiàn)鐵中毒現(xiàn)象,而在施用石灰以提高土壤pH時可能會導致鐵的有效性較低,從而誘發(fā)植物缺鐵。
根據一項全國31個省份土壤微量元素的調查報道顯示,我國北方土壤缺鐵程度高于南方土壤。北方以山西和陜西缺鐵最為嚴重,東北有效鐵缺乏較輕,而北方其他省份缺鐵程度居中。南方土壤缺鐵程度較輕,而其中以四川、重慶、安徽略為嚴重。
如何改善植物缺鐵狀況呢?
鐵對植物如此重要,那么一旦植物出現(xiàn)缺鐵現(xiàn)象,該如何補救呢?改善缺鐵狀況的方法主要有兩類,一是增施鐵肥,二是改變土壤環(huán)境,促進無效鐵向有效鐵的轉化。增施鐵肥是改善植物缺鐵狀況的主要途徑,由于鐵肥直接施入土壤很快會轉化為難溶性鐵而失效,因此,鐵肥施用時應采用葉面噴施方法。噴施過程中,考慮鐵在葉片中難以轉移,因此噴灑應做到多次,且葉片正反兩面都應噴灑。另外,也有用鐵肥浸泡植物種子的做法。改變土壤環(huán)境有多種方法,例如,增施有機肥料改變土壤酸堿條件,降低土壤pH,從而提高鐵的有效性和土壤供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