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真:025-86881000
郵箱:sssc@issas.ac.cn
地址:南京市江寧區(qū)麒麟街道創(chuàng)優(yōu)路298號
2024年10月20-23日,由中國土壤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承辦的中國土壤學會第十五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土壤健康與人類未來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市隆重召開。共有來自科研、生產、教學等單位的10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本次會議得到中國科協(xié)及學會掛靠單位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大會開幕式由中國土壤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顏曉元研究員和副理事長朱永官院士共同主持,理事長張佳寶院士致開幕辭,國際土壤科學聯(lián)合會主席Edoardo A.C. Costantini教授發(fā)表講話,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挺研究員代表中國科協(xié)宣讀《中國科協(xié)關于同意中國土壤學會召開第十五次會員代表大會的批復》。理事長張佳寶院士為第六屆中國土壤學會杰出成就獎、第十九屆中國土壤學會科技獎、第九屆中國土壤學會優(yōu)秀青年學者獎獲得者頒獎。國際土壤科學聯(lián)合會前任主席Laura Bertha Reyes-Sánchez教授、候任主席Victor Okechukwu Chude教授,徐明崗院士,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沈仁芳研究員等出席了會議。
以“土壤健康與人類未來”為主題的大會報告由朱永官院士主持。德國亥姆霍茲環(huán)境研究中心的Hans Herrmann Richnow教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張甘霖研究員、廣東省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土壤研究所李芳柏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施衛(wèi)明研究員應邀作了報告。
21日下午,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召開。中國土壤學會理事長張佳寶院士和中華土壤肥料學會理事長賴鴻裕教授分別致辭并互贈禮物,雙方專家共11人作了高質量報告。同時,國際土壤科學聯(lián)合會四個學部和水稻土工作組分別組織了5個專題國際論壇,40名國內外專家作了精彩報告。
22日下午和23日上午,16個分會場專題學術研討會上,來自全國各地190多位專家分別作了相關專題報告,展示了近年來土壤學各領域的研究進展和最新成果。期間還召開了中國土壤學會土壤病毒工作組成立大會。22日晚上召開的四場研究生專場學術研討會上,共有80多位研究生匯報了土壤學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經過專家評審評選出20個優(yōu)秀報告。此外,會議還展出墻報近40份。
22日上午,學會還召開了第十五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土壤學會第十四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中國土壤學會第十四屆理事會財務報告》《中國土壤學會第二屆監(jiān)事會工作報告》、修訂的《中國土壤學會章程》和《中國土壤學會會費標準和收取辦法》;選舉產生了146位理事組成的新一屆理事會和6位監(jiān)事組成的新一屆監(jiān)事會。第三屆一次監(jiān)事會議選舉趙小敏為監(jiān)事長。第十五屆一次理事會議選舉產生了以張佳寶為理事長,顏曉元(常務)、朱永官、馮浩、李芳柏、鄒建文、易可可、黃元仿、陳洪松、譚文峰為副理事長,共47名常務理事組成的常務理事會,同時聘請顏曉元兼任學會秘書長。第十五屆一次常務理事會議聘請沈仁芳繼任本屆理事會名譽理事長,聘任了9名副秘書長及學會26個分支機構的負責人。隨后召開的第十五屆常務理事會黨員大會上,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產生了由黨委書記張佳寶,黨委副書記嚴衛(wèi)東,黨委委員趙小敏、朱永官、李芳柏、魏丹、譚文峰組成的新一屆理事會黨委。
大會閉幕式上,新一屆理事長張佳寶院士致閉幕辭。他肯定了學會多年來依靠廣大科技工作者開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取得的顯著成績,指出了我國當前土壤健康與糧食安全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對土壤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最后,他希望學會進一步強化國內外學術交流,不斷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積極承接政府職能,持續(xù)提升國際化水平,為助力土壤健康與人類可持續(xù)未來貢獻力量。
此次盛會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新華社、新江蘇等國內多家媒體進行了相關報道。